【采风】热血在“滇中引水”沸腾,岁月于“水电建设”扎根 | ||||||
——访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施工7标项目部三工区负责人杜君
| ||||||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公司年中工作会议精神,激发项目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冲劲、干劲、闯劲,大力宣传公司涌现出的爱岗敬业、锐意进取、甘于奉献的优秀工作者形象,不断发掘广大职工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作用,公司党委开展了“冲刺四季度、完成全年度”系列主题文化宣传活动,让我们一起聆听滇中引水项目典型人物杜君奏响的工作弦歌。 恪尽职守驻一线,调度指挥定乾坤 每天早晨八点整,驻扎在三工区的项目管理人员都会聚集在工区负责人杜君的办公室里,开一个简短的碰头会,与会人员汇报各自负责工作的进展情况,并等待杜君指出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碰头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关于下一步工作该如何开展的探讨,不是杜君的“一言堂”,而是大家一起沟通讨论,让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同事口中的杜君,是一位殚精竭虑的“大家长”,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遇到问题,只要找到他,他总会帮忙协调解决。目前正在施工的鲁支河隧道出口段具有围岩类别差、断层断裂带多、渗水严重等施工难点,这些困难并没有压倒杜君,反而给了他动力,白天他去施工一线指导工人将掌子面分成四台阶分部施工,边开挖边衬砌并加强支护,推进施工生产,晚上他时常去隧道内巡视,查看施工进度与质量,他还组织工区管理人员分成白班、晚班值班,力争发现施工问题第一时间处理。他常年穿着那件蓝灰相间的工装,行走在工区的各个角落,他的办公桌上常年摆着一沓已经被翻到卷边、字迹模糊的施工图册,去施工现场前,他总是要快速翻阅一遍图纸以便加深对施工流程、施工工艺的总体了解与把控。在他眼中,施工图纸是工程管理人员的“神兵利器”。“年轻人要多看图纸,常去工地,要把图纸“吃透”,把施工部位走遍,还要注重细节,更要参照图纸发现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或隐患。” 辗转奔波为建设,投身水利为人民 如今已是杜君参加工作的第38年,多年来他风雨兼程,不辞辛苦,踏足中国多个省市,俄罗斯、乌干达、老挝多个国外电站的建设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常年的风吹日晒在杜君黝黑的脸庞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领导重视我,将任务分配给我,我就一定要尽全力去做好。”他笑着说,对于这些年来参建过的每一个项目,他都有着深刻的记忆,那些年遇到的艰难险阻,已变成他记忆中的“些许风霜”。38年的工作生涯,他在外度过了15个春节,自2022年正月十五来到滇中引水项目部以来,他已有三年没有回过家,而这仅仅是他为工作所做奉献的一个缩影。在他被调到滇中引水项目之前,7标段五个工区的拌合站管理混乱,无法满足施工过程中的用料需求,待他将拌合站的各项工作捋顺后,领导又安排他管理三工区以及各个拌合站的日常维护,三工区工作面跨度大,施工战线长,杜君主任手机24小时保持开机状态,当其他职工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无论多晚,他都要想尽办法解决。 薪火相传担责任,求知若渴常积累 “我是水电子弟,我的父亲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水利事业,当我从他手中接过担子的那一天,我明白我要肩负起一些责任了。”杜君主任回忆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充满了感慨与追忆。1986年3月,17岁的他参与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生产车间及生产线建设,他从学习如何支模干起,陆续学习了打风钻、绑扎钢筋、电焊、驾驶,凡是工地上他能接触到的工种,他都虚心求教,把相应的专业技能学会、学透。“那时候我充满干劲,掌握一门技能以后总想学习新的知识。”杜君如是说。 伉俪情深同舟渡,相濡以沫见真情 谈及家庭,杜君时常觉得歉疚,他的爱人李明春就在他分管工区的食堂为项目部人员做一日三餐,下班休息期间他也会去厨房帮妻子打扫卫生、归置物品。这些年来,李明春陪他走南闯北,一路辗转。“我爱人跟着我东奔西走的这些年,吃了不少苦。”提到妻子时他的眼中满是柔情。在参建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时,他负责带领施工队进行斜井扩挖,斜井坡度高达58°,人在斜井中进行手风钻钻炮孔作业时,根本无法直立,只能依靠在腰上绑系安全绳辅助支撑,当杜君主任进入斜井长时间作业后,李明春总会在洞口焦急等待,担心他在斜井里的安全。夫妻俩一个在施工一线管理生产,一个在后方营地保障后勤,相互扶持,相互支持。 潜心教育为人梯,倾囊相授育新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除了在水利建设施工一线日复一日地统筹调度,在培养新人方面,杜君主任对初入职场的员工倾囊相授。他注重培养新一代“水建”后继人才,助力水利工程建设中坚力量快速成长,杜君主任来到滇中引水项目已近三年,每年当项目部注入新鲜血液,他总会与两位新入职员工签订导师带徒协议,每次定期考核后,杜君与徒弟都会分获“优秀导师”、“优秀徒弟”称号。谈及自己带过的徒弟,杜君脸上写满自豪,他所带过的徒弟中不少已经成了能独当一面的有生力量,特别出众的,还被调到国内外其他在建项目担任“总工程师”、“项目经理”等重要职务。 回顾38年“水建”路,杜君的状态是“永远在路上”,一直在“哪个工程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这一理念下拼搏奋斗。他是行业的先驱,是徒弟眼中的引路人,是项目部其他职工的榜样。他将自己的理想融入国家水利设施建设事业当中,用担当与刻苦书写了一个一线工作者对国家水利最大的奉献。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